VIP,享尊贵服务 |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都市1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疫情期,旅游业和实力景区需要思考和突破的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0  来源:执惠   浏览次数:304
核心提示  蓄势待发,转危为机!
    庚子年新春佳节刚过,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假期。这个春节不再串门拜年,不再集会闹春,甚至于连亲人也不再必须团聚,创造了很多不一样。颠覆了传统春节应有的民俗和礼仪,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各自在家“闭关修行”。很庆幸我们活在一个通信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才使得我们即便各自在家,还能在线相见,彼此传递祝福。
 
  春天总能带来温暖,春天也是孕育新生命和酝酿机遇的美好季节。今年的新春有点不太一样,虽然已经有了暖意,但却没为新的一年带来太多正向的能量。相反,肆虐的疫情一夜之间好像回到了非典那年。从假期看到的相关报道和疫情信息来看,各类预测都认为此次疫情虽然来势凶猛,但是总体仍然属于局部情况,对全国经济的影响不会像2003年非典期间那么大(2003年国内GDP规模为12万亿,受影响500-1000亿占全年GDP 0.4%-0.8%),而且持续时间应该也不会那么长,这且算是整个春节假期诸多不利信息当中的正向支撑吧。
 
  但是从当前疫情的影响情况来看,尽管疫情主要在局部地区爆发,但是影响却是全国性的。春节期间全国各省相继进入疫情防控“一级响应”,一时间从省到村都限制大规模人员流动。对线下产业、服务行业的影响非常直接,尤其是文化、旅游、餐饮、线下商业等,是破坏性的打击。
 
  旅游业是脆弱的行业
 
  1月31日凌晨3点,世界卫生组织(WHO)突发事件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把这次中国武汉肺炎疫情列为PHEIC,即“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说明疫情事态的严重性和破坏力。
 
  很遗憾,旅游业最先受到直接冲击,我们已经看到几十年没因疫病而闭馆的故宫,今年春节假期开始闭馆。而随着更多的目的地发文要求控制文化旅游活动,全国各地大、小景区都相应关闭,各类集会活动也都基本取消,甚至于连大、中、小学、幼儿园都延迟开学……这些举措是2003年非典期间所没有的。从目前受波及的情况来看,这波疫情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还是对相关具体行业的冲击,都是直接和明显的,相信大家也已经感受到了。
 
  从数据来看,2019年的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据旅游平台预测,按照这一增速,预计2020年春节旅游人次将达4.5亿。而这4.5亿人的生意,因为疫情的突然爆发,瞬间成了泡影,这是旅游业的脆弱性!
 
  对于原本就不易经营的旅游业而言,2020更是充满挑战和考验。但是,不管我们愿不愿面对,能不能接受,这轮考验都已经来了。旅游业作为高度依托节假日的产业,受此次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原本应该是积蓄流量,贡献营收的春节黄金周,各地的酒店、民宿、景区、交通运输、旅行社基本都进入休眠和退定服务当中。
 
  就景区而言,此前疫情并未明朗的时候,各家都投入了不少资源,准备迎接春节假期的节庆活动和场景布置,这些花费几乎都是颗粒无收。而在疫情过后,景区还需要继续投入,刺激市场,引导消费,梳理景区等等,都是景区在疫情过后急需要做的事情,这对于景区而言又是一轮追加的投入,考验着各自的底子和实力。
 
  最难的是,相对疫情对其它行业的影响,旅游业可能需要更长的恢复周期!当年非典对旅游业产生影响的高峰期大概是2003年3-6月。虽然当年7月国家旅游局就正式解除了对跨区旅游及出境旅游的限制,但直到2004年旅游业才出现明显的反弹,恢复期大概是半年的时间。当然,对于伤及元气的行业而言,这已经是最快的反应了,也足见这个行业的活力和潜力。
 
  因此,整体来看,此次疫情对宏观经济或许不会构成大的冲击,但是对于旅游业,对于景区而言,却是打击性的。2020年对于旅游业和景区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
 
  寻找机遇,化危为机
 
  每次大事件背后,都孕育着新机遇。对于准备好创新发展的团队而言,越是艰难的环境,就越有奋发向前的机会。2003年的非典,让刘强东把中关村的实体店铺搬到了线上,马云也顺势创立了淘宝,不但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成就了两家伟大的公司。
 
  当前旅游业处于逆风飞行的艰难时刻,2020年也将注定会是旅游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这时候既考验景区的资金能力,更考验各自在行业深耕布局的专业程度。旅游业当前所面临的这个困境,全行业似乎只剩下一种选择——闭门谢客。但是,如果能够在疫情影响期间,找到一些之前无暇顾及的问题进行系统解决,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我们之前也多次提到旧景区的升级问题,但是有很多困难。多数景区尽管老旧,可还是处于运营状态,放在平时要做到闭门谢客升级改造景区,确实需要很大的决心和魄力。但是目前各类景区基本都处于休眠状态,而且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还不太明朗。所以,具备一定实力的景区,如果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思考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好景区后续的发展,酝酿景区新的发展模式,升级旅游产品、优化游客体验,创新和提升景区的新形象,探索出景区新的路径和机遇。将这段时间转变为景区二次发展、创新发展的蛰伏期和升级期,或许会成为景区变不利因素为发展机会的选择和方式。
 
  就景区而言,应对好此次疫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探索和提升景区的形象,待疫情过后给市场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景区形象和产品体验。那么,防疫期间所积压的大量出游需求,必定会对景区有所回馈。这是从发展的角度应对疫情影响的主动方式,也是疫后快速恢复运营的主动作为。
 
  同样是今年春节假期发生的事情,《囧妈》就很好的转化了此次疫情的影响,联合字节跳动,开创了首部网络在线免费首播的春节档热门电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首发模式,给身陷绝境的片方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值得旅游业和景区借鉴和思考的是,片方在判断趋势和形势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转危为机的能力。任何时候,模式的创造,无论出于其自身利益还是行业发展的考虑,都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本身就值得借鉴和学习。
 
  分析形势,蓄势待发
 
  我们时常讲,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当前旅游业所处的阶段,本身就亟需结构升级和产品优化提升。目前疫情的考验,可能也是外部因素强制性倒逼行业进入深层调整,形成结构性的自我修正和模式创新的动力。
 
  一定程度讲《囧妈》的这波操作,或许能给旅游业和景区提供一种化解当前危机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景区如何能够再进一步、深一步的升级产品和运营模式。面对当前相对冷清的市场情况,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我们的旅游场景是否能有更新的商业模式,给游客创造更好的体验,甚至于是否能够让景区不需要人潮涌动也能实现营收,游客还能够收获更安全和奇妙的旅游体验。我想类似的探索,或许也是此次防疫期间,旅游业和有实力的景区所需要思考和突破的课题。
 
  1、疫情对旅游业及景区的冲击
 
  从目前情况看,此次疫情对旅游业和景区的冲击,可能会导致两个极端。
 
  一种是原本就是小、散、旧、弱的景区和企业,本身或许就没有太多危机意识,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低迷的市场条件下,很容易一蹶不振,最终难以为继,甚至被兼并收购。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有实力的企业,可能会遇到不错的窗口期,会有一些高性价比的资源型景区可以介入。而从资源来讲,让更有能力的主体介入本身也是好的事情。旅游发展还是有些门槛要求的,实力不强、能力不精,的确难成气候,可能会耽误资源本身的价值。这轮冲击应该会给市场释放更多的机会。
 
  另一种是实力强劲的景区和企业,整体的规模比较大,业务覆盖范围也比较多元,拥有良好的资金储备和资本能力,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强。这类企业、景区在逆境当中更有条件主动寻找出路,也有条件思考和酝酿后续发展的新方向。所以接下来市场释放的窗口期,可能也是属于他们的机会,他们会越发强劲。只是,这个机会不单属于他们,估计资源类、地产类等等,其他行业现金充裕的企业也会下场进行文旅的机会布局。
 
  所以,不管哪一种情况,这次疫情过后,景区的洗牌和两级化会越发明显。实力强劲的企业或许可以扛过这波寒流,迎来爆发式的发展机遇;而部分中小类型的景区和企业,可能很难抵御这次疫情的冲击,面临被收购或重组的风险,形成马太效应。
 
  2、疫情对游客、市场的影响
 
  受目前流动限制的影响,游客在疫情过后,可能会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和诉求。
 
  一种情况是,经过防疫期间的自我隔离,尤其是在高网速的加持下,线上生活内容越发蓬勃多元。这段时间路上车流很少,但是快递小哥不少,疫情下很多人不愿出门了,日用、蔬菜、水果甚至药品都是依靠在线服务,宅男宅女们开启了相对之前更宅的生活模式,“宅生活”成为更多人的习惯,让更多的人不愿意出门,这部分对于依托周边市场的旅游产品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一种情况是,历经多天的足不出户,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按捺不住,需要到外面进行释放。这种“爆发需求”和限制流动的时间会成正比,限制流动的时间越长,大家的出行欲望会越高涨。可以预见的是,这部分会是大比例、大趋势。
 
  这两种情况,反过来都要求旅游业和景区需要有更多元的应对措施。一方面针对“宅生活”,景区和旅游业是否有相应的方式,可以吸引他们,让他们走出家门到景区进行体验释放。同时,为了满足他们宅的诉求,也可以考虑推出诸如在线体验等创新的产品模式。近期各大博物馆就都纷纷推出在线展览,以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旅游场景是否也能研发通过电子体验的方式,结合大数据,构筑新的商业模式,满足不出门也能畅游的新需求。
 
  另一方面,针对疫情过后的“爆发需求”,需要推什么类型的产品来吸引该部分人群的关注?景区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分分析市场情况,强化景区的管理能力,提升和优化产品体验,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疫后景区能有足够的接待能力,能够承接集中释放的出游需求,以期快速良性的运营。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景需要等待多长时间目前还不明朗,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诸如亲子类型的客户群体,会有相当大的释放需求。
 
  3、疫情期间景区需要做好哪些保障
 
  目前的情况,无论对于哪个景区,挺下去都不是容易的事。防疫期间景区除配合国家相关要求,避免人员集聚确保安全之外,还需要做好运营保障、品质保障和人才保障,以确保景区目前能够维持,后续有条件发力。
 
  景区进入休眠状态,在运营上又把大家都拉到同一起跑线。要保持后续的竞争力,需要在景区内部系统及软件升级上下功夫。包括对景区后续发展方向的选择,聚焦做精;优化和提升管理系统,提高景区管理效率;做好景区的安全和卫生防护,确保景区品质;升级景区产品服务水平,保障游客体验等等。确实有效做好运营保障,既保证目前节约成本度过难关,同时为后续的运营提升做好充足准备。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托硬件资源的基础上,考验的是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这既是景区对外传递形象的软实力,也是后续各项系统持续升级,提升景区品质,保障良性运营的核心要素。
 
  另外,非常时期人心浮动,景区关闭期间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可以借此机会,做好内部人才培训和建设。提高景区运营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是景区后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而这些都是景区在防疫期间可以做也是必要做的准备工作。
 
  有效利用运营间歇期,正向引导做好内部升级、做好人才培训、储备核心人才,是防疫期间景区实现差异化发展需要做的基础工作,以保证疫后能够快速恢复和提升运营活力,形成疫后景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坚守行业,奋力攀登
 
  刚刚开启的2020年,虽然仅过了一月,但是却发生了很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给我们带来“未来永远未可知”的启示。2020年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考验和挑战。相对而言,今年的旅游业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让大家冷静思考未来的发展和应对。
 
  相信每一次的考验总会让生命力旺盛的群体更加茁壮,关键在于业界同仁、景区是否建立起足够的信心,是否做好充足的准备。能够利用全国进入“旅游休眠”的这个时间点,练好内功,积蓄能量,沿着深耕服务的方向寻找更多新的机遇和发展模式。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需要勇气和智慧奋发向前。多难兴邦,绸缪兴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行业信心,聚焦专业方向,认清市场形势,做好专业深耕,不断自我优化和调整,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确保非常时期的适配度,以保持持续的活力。就当前而言,充分研究和分析这次疫情对于景区以及未来趋势的影响,探索近期可以实现的模式创新。做好充足的准备,蓄势待发,为疫情过后旅游业和景区的重振发展,积蓄更多能量。
 
  文旅行业再艰难,仍旧是我们选择和笃定的方向,尽管疫情对当前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但是未来必定可期!“坚守、钻研、提升”是对行业和对市场的最大的底气和信心。
 
  2020携手同进,蓄势待发!
 
关键词: 旅游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品牌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都市118

 
 
文明 协会 举报 行业 110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193号